古鄗旧址

摘要:古鄗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古鄗旧址世变扬尘沧海中,浮云依旧塞寒空。五城陌照萧王月,汤沐邑余公子风。救赵应推监者策,摧薪独羡邓侯功。乡园咫尺堪凭吊,蓦见青山思不穷。清朝 魏裔介古鄗城旧址即今县北之固城店。鄗之名称始见于春秋。《左传》载:“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

景区详情
古鄗旧址
古鄗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鄗旧址

世变扬尘沧海中,浮云依旧塞寒空。五城陌照萧王月,汤沐邑余公子风。救赵应推监者策,摧薪独羡邓侯功。乡园咫尺堪凭吊,蓦见青山思不穷。清朝 魏裔介古鄗城旧址即今县北之固城店。
鄗之名称始见于春秋。《左传》载:“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而其为邑,当更在此以前。鄗在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归赵。因地处晋、赵边陲,诸侯攻伐常为征战之地。齐伐晋,中山侵赵,都在这里进行过战争。今天固城店村民翻地挖土,还常常发现断矛、残剑及铜箭镞等兵器。鄗是历史上的古城,曾做过魏公子信陵君的汤沐邑。走进古鄗旧址,站在墙根下仰视,方觉出眼前这道城墙的高大与坚实。残墙长约55米、高3米,为夯土结构,从部分断裂面仍清晰可见坚实的夯土层,想当年古城的建造者一定花费了不少心思。作为军事重镇,这城墙不仅是地界的象征,也是守卫者抵御外敌的屏障。从墙头的土坡攀援而上,我们便站在古城的顶端了。说是顶端,其实是就今天的状况而言,古城的本来面目原比这高大得多。风霜的击打,雨雪的冲蚀,再加上后来人为谋生计取土烧砖、平整土地,曾经拥有内外两套城池、占地千余亩的古鄗城早已不复当年的雄姿。站在1米多宽的城墙上端极目远眺,千年前的烽火狼烟、兵马刀戈尽被淹没在这丰收的景象里,惟有田埂间散落的瓦片与夯土的残墙一唱一和,诉说着古镇的历史。瓦是汉瓦,细究起来当是古鄗城繁荣昌盛时期百姓生活的见证。这一繁荣得益于东汉刘秀的崛起。研读固城店乃至整个柏乡的历史,似乎总和光武帝刘秀脱不了干系。《后汉书·光武帝纪》细数了这段往事:“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鄗于六宗,望于群神……”虽说4个月后帝都就迁到了洛阳,但驻跸的荣耀并不是处处都有,随之而来的繁华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皇帝料理朝政的宫殿盖起来了,尽管如今已是汉瓦遍地,但仍被当地人尊称为“金殿岗”。高大的城墙被加固修复了,城外还有护城河环绕,建有南、北、东三个城门。见证了光武帝荣光的鄗城前所未有地兴盛起来,很快成为当时的政治和军事重镇。 追溯鄗城的历史,是为了从当年的辉煌中寻一些古镇遗风。除了眼前残存的城墙,可做注脚的还有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譬如王郎(当时在邯郸称帝与刘秀抗衡的豪强势力,后多被讹传为王莽)追刘秀、牡丹向君王、斩倒石人问柏乡,均颇具传奇色彩。虽说这样的传说难免带了些虚拟成分,但剥除想像的外衣,总有些历史的原型隐藏其中,让人心驰神往。凭墙吊古,未免凄清,但古镇的过去正是从这样的遗迹和传奇中一点一点显现出来的。古城墙默默守望了千年,见惯了世事更替,斗转星移。对于今人来说,许多前尘往事忆都忆不起来了。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使用所引起的争议及损失。如有侵权,可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本文链接:http://www.xxbyc.cn/quanguo/3_1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