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寺

摘要:塔下寺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塔下寺旧称回龙山寺,又名净住寺,因誉为“峭塔凌霄”的传芳塔建在寺中,寺处塔下,故习称为塔下寺。位于蓝山县城东,寺区辖地二十余亩。寺宇依山傍水而建,四周香樟古槐,苍松翠柏环绕,清清舜水绕寺而过,环境清幽有如仙境。是湘南地区环境和

景区详情
塔下寺
塔下寺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塔下寺旧称回龙山寺,又名净住寺,因誉为“峭塔凌霄”的传芳塔建在寺中,寺处塔下,故习称为塔下寺。位于蓝山县城东,寺区辖地二十余亩。寺宇依山傍水而建,四周香樟古槐,苍松翠柏环绕,清清舜水绕寺而过,环境清幽有如仙境。是湘南地区环境和风景保存较好的一处游览胜地。

据民国《蓝山县图志》载:塔下寺传为唐代古刹。明万历以前称净住寺,寺宇座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传芳塔、东侧有观音阁、观浪亭、厢房、西侧有小山门、戒堂等、除西北角新建的解放军烈士纪念亭外,形成为塔寺并重,浑然一体的古建筑群。现存传芳塔为明嘉靖四十二年至万历八年(公元1563-1580年)重建,历时十六载竣工,塔门-“峻塔凌霄”四字,冠名传芳塔。登塔远眺,群山重峦如黛、平畴铺殿如画,城郭村庄尽收眼底,与距约四公里的童峰塔相映成趣,别具秀丽风光。塔以天然岩石为基,基底周长32.3米,塔高40.18米,七级八画,全部青砖砌就塔中砌有宽0.55米,高2米余的内族式阶梯186级直达塔顶,塔内各层供奉佛像和数十幅壁画,以祷以游,其乐融融。据现存碑刻和县志记载,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对塔下寺均有修葺之举。 塔下寺现有的传芳塔,为明代重建,七级八角,高插云霄;塔左有戒堂,为封山式0建筑;塔前是大雄殿,硬山式殿堂建筑,占地一百九十二平方米,内原供设如来佛祖,左右立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神,门首悬“大雄殿”匾额;再前是山门,为砖构牌坊式建筑,正面-“三蓝一景”,联为“源流舜水,道衍湘山”,背面有联曰“举足登阶,便抵乘灵飞锡杖;回头是岸,未妨送客过溪桥”,横批为“境胜祗园”。山门左侧有观浪亭,四角攒尖重檐回廊式建筑,上奉奎宿,称魁星楼,底层悬“观澜亭”石刻匾额,在石门框上阳刻联曰:“层出云亭光翼轸,环吞舜水化鱼龙”,亭与山门之间有观音阁,内原供千手观音,门前联为:“度一切苦,现千手身”。该寺原有记述塔寺的碑刻数十坊,现只镶嵌在墙中的十三块幸存。登临游憩,宝塔高耸,寺庙错落,寺前钟水奔腾,寺后古木参天,遥望西南群山,一片深蓝,城郭村庄,炊烟缕缕,别具秀丽风光。

一九九○年至九五年县财政和部门投入共30万元,修复了大雄宝殿、观音阁、观浪亭。一九九六年至九八年,个体私营投入50万元,新开辟了儿童乐场、溜冰场、避暑山庄(内设蒙古包厢、卡拉OK、情侣茶座等项目),现在塔下寺景区成了全县娱乐休闲的好场所。

一九七九年,塔下寺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省、县拨款维修,一九八一年为利用保护古建筑,将塔下寺辟为县图书馆,一九八四年春,民政部门将安葬在塔下寺北侧的解放军烈士墓改建成烈士纪念亭(为钢筋混合土结构),千年古刹又添新景。一九九六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使用所引起的争议及损失。如有侵权,可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本文链接:http://www.xxbyc.cn/quanguo/23_4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