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摘要: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基本概况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13年12月6日调整并更名,面积为50332公顷。调整前面积为120000公顷,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95年12月11日批准建立,名称为安徽省安庆
安徽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一、基本概况
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13年12月6日调整并更名,面积为50332公顷。调整前面积为120000公顷,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95年12月11日批准建立,名称为安徽省安庆沿江水禽自然保护区。
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皖西南,长江中下游北岸,南临长江,北倚大别山,由泊湖、武昌湖、菜子湖、破罡湖、白荡湖、枫沙湖和陈瑶湖7个湖泊组成,总面积50332公顷。
二、 动植物资源
(一)动物
1.底栖动物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共记录有底栖动物 14 目、31 科、57 属、86 种,其中软体动物 44 种、环节动物 11 种、节肢动物 31种。
2、鱼类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共记录到鱼类10目、20科、63属、91种。
3、鸟类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计有鸟类166种,其中,共有水鸟类 86种,占鸟类总种数的52.1%。166 种鸟类中,20 种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其中属国家I级保护物种3 种,国家Ⅱ级保护物种17种。
4、两栖、爬行类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有两栖类12种,隶属2目、8科,约占安徽省两栖类种数的31.6%;爬行类20种,约占安徽省爬行类种数的30%。分布于本区的32种两栖、爬行类动物中有广布种 14种、东洋种18种,无古北种,东洋界动物成分占优势,从两栖、爬行动物区系成分上看,本区在动物区系划分上应属东洋界。
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2种,主要包括虎纹蛙和大鲵。大鲵偶见于长江和皖河,可能由洪水从山区迁入,不属于正常分布。省Ⅱ级保护动物有中华大蟾蜍、黑斑蛙、金线蛙、黄喉拟水龟、乌龟、王锦蛇、黑眉锦蛇、乌梢蛇和眼镜蛇9种。中华大蟾蜍和黑斑蛙分布广泛,在低山丘陵、好区和湖边浅滩均可见到。
5、兽类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共记录兽类26种,隶属7目、13科,占安徽省兽类种数的40%。其中,鼬科和鼠科的物种数均占总数的10%以上,是物种较丰富的类群。在26种兽类中,属国家Ⅱ级保护重点野生动物有穿山甲、江豚、水獭、獐共4种,属安徽省I级保护物种有花面狸。
哺乳动物是高等脊椎动物,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分布范围较广,在安庆沿江湖泊湿地、湿地草滩、林灌木丛、农田和居民区均有分布。按照生态类型,大致可分为湖泊湿地兽类、森林兽类、农田兽类和居民点兽类4种类型。
6、浮游动物
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浮游动物已知有119种,隶属于13目、31科、48属,占安徽省已知浮游动物247种的48.2%,占我国内陆水域浮游动物720种的16.5%。其中原生动物8目、13 科、15属、17种,轮虫动物1目、9科、19 属、24种,甲壳动物4目、9科、14属、16种。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各湖泊浮游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差异较大,其中,菜子湖最大,泊湖较小;生物量以泊湖最大,其它湖稍小。
(二)植物 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维管束植物共有 97科、299属、459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9属、9种,裸子植物 3 科、 6属、8种,被子植物 85科、284属、442种。459种维管束植物中,共有湿地植物221种,其中,湿生植物157种,挺水植物24种,浮叶根生植物10种,漂浮植物11种,沉水植物19种 。这些植物隶属53科、130属,其中,蕨类植物6科、6属、6种,单子叶植物15科、54属、94种,双子叶植物32科、70属、121种。湖泊湿地植被可分为48个群丛,其中湿生和挺水植被带可划分18个群丛,以菰群丛和莲群丛分布最广;浮叶和沉水植被带可划分30个群丛,以细果野菱群丛、莕菜群丛、苦草群丛、聚草+苦草群丛分布最广。
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国家Ι级保护植物1种,Ⅱ级保护植物7种。水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古老孑遗植物,零星栽植堤岸边,没有形成大面积用材林。水蕨、中华结缕草、乌苏里聚草、四角刻叶菱、野大豆、香樟及莲是国家II级保护植物,在泊湖、武昌湖、破罡湖、菜子湖等皆有分布。
三、水文气候
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处在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严寒期短。不同季节,差异明显。年均气温16.5~16.6℃。保护区内年均降雨量1291.3~1322.4mm,降水日数130~150日,雨量季节间分布不平衡,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35.8%,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39.6%,秋季占13.8%,冬季占10.8%。尤其是六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这也是长江中下游的气候特色。总体说来,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多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但由于地处中低纬度,天气形势多变,冷暖气团活动和交锋频繁,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加上地形复杂多样,常有旱、涝、风、雹灾害出现。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使用所引起的争议及损失。如有侵权,可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本文链接:http://www.xxbyc.cn/quanguo/12_3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