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旧址

摘要: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旧址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旧址在今肇庆市麒麟街54号。这是一间普通民房,建于清末民初,属砖木结构,座西向东,分为客厅、厢房和厨房三部分,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临街是一堵围墙,围墙南侧有小门口,

景区详情
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旧址
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旧址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旧址在今肇庆市麒麟街54号。这是一间普通民房,建于清末民初,属砖木结构,座西向东,分为客厅、厢房和厨房三部分,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临街是一堵围墙,围墙南侧有小门口,房屋背后紧贴东门斜坡附近的古城墙。屋内头进为客堂,里面为一间木板间隔的厢房,厢房顶上有小楼阁,屋顶上有一块活动的天窗,距古城墙极近;厢房后面是厨房,厨房屋顶直接架在城墙上,开有一个烟楼,紧靠古城墙。该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目前瓦面漏水严重,木楼梯、楼板残破,厨房坍塌。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共西江党组织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1939年1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西江临时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书记李守纯,组织部长梁嘉,宣传部长朱荣。工委机关设在新兴。1939年3月,中共西江临工委召开了西江各县组织干事联席会议。此时,中共广东省委派王均予来西江主持工作,原临工委书记李守纯调出,西江特委正式成立,王均予任西江特委书记,梁嘉任组织部长,朱荣任宣传部长,特委机关设在新兴。6月初,西江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在新兴召开。随后特委机关从新兴迁至群众基础较好的广宁县。9月,王均予调任省委秘书长之职,刘田夫继任西江特委书记。10月,特委机关迁至肇庆镇,先后在塔脚、福肇社26号和麒麟街54号等地设机关驻地。塔脚、福肇社26号旧址现已无存,只有麒麟街54号保存还算完整。同时,麒麟街54号又是特委的一个重要交通站。

西江特委迁到肇庆后,为更好地掩护机关工作,党组织安排年轻的女中-员周敏玲来住机关,与刘田夫假扮夫妻,从事秘密工作。由于他们机智勇敢,应付了国民党-派的多次盘查审问,使机关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刘田夫与周敏玲也在患难之中加深了认识和理解,产生了感情。1940年3月,经上级批准,刘田夫与周敏玲结为夫妻。这是他们留在肇庆的一段革命佳话。

西江特委驻在肇庆,处在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中,特委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随时都有被捕、杀头的危险。虽然身处险境,但刘田夫等临危不惧,领导西江各地党组织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当国民党顽固派宣布解散西--年抗日组织时,刘田夫即根据省委的指示,委托李超写文章加以抨击,在政治上反对国民党顽固派,进一步扩大党的政治影响。接着,刘田夫以“铁夫”为笔名,在特委机关刊物《大众》上撰写《与严重的时局搏斗》一文,揭露顽固派投降--的事实和阴谋,号召不愿做--奴的中国人民和抗日将士,进行顽强的斗争。

1940年8月,刘田夫被调到中区工作,这时,中共西江特委由书记冯燊,宣传部长梁威林、组织部长杨甫、委员龙世雄、唐章5人组成。因形势恶化,逆流开始汹涌,特委机关由肇庆迁至德庆,后来又迁到三水和四会。

中共西江特委的建立,有力地推动西江各县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领导了西江各县的抗日救亡运动。

2007年6月,该建筑被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肇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使用所引起的争议及损失。如有侵权,可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本文链接:http://www.xxbyc.cn/quanguo/24_6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