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文庙
摘要:开封府文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府文庙最早是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的汴梁路学。是利用北宋太学的旧址改建的。北宋太学的旧址原在内城朱雀门外附近,有北宋嘉祐年间所刻的全部儒家必读的石经,用篆楷两体书写,世称"二体石经"。金代贞祐年间(1213-1216年),为
开封府文庙最早是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的汴梁路学。是利用北宋太学的旧址改建的。北宋太学的旧址原在内城朱雀门外附近,有北宋嘉祐年间所刻的全部儒家必读的石经,用篆楷两体书写,世称"二体石经"。金代贞祐年间(1213-1216年),为抵御蒙古,金人将内城扩大,太学刚在拆迁的范围。金人在匆忙中将太学迁移东南城下,石经亦随之迁移。金亡以后,元人即以其地改建为汴梁路学。那时石经"堆积如山"尚未树立起来。元代中期,曾整理石经,发现已残缺不全,就予以修复,李师圣撰《修复汴梁石经记》叙述了这次修复的经过。元代晚期,汴梁遭受水患,学宫受水淹圯,石经再次受到冲击而残缺。明永乐五年(1407年),称开封府儒学,移建于丽景门(宋门)内西北(今铁娘娘庙胡同)石经移在两庑内。明末城淹,文庙及石碑均淤地下。清顺治九年(1652年),知府朱之瑶将府文庙移今址(文庙街,今开封师范学校东院)所余残碑随同迁移。据前人记载,迁移时曾将残碑作为建筑材料。在《光绪祥符县志》中只列有石经残碑四通,实际到1922年才在崇圣祠下出土一块孝经残块,为省博物馆收藏,由罗振玉题跋,锒嵌在碑林中。建国后因文庙院中积水,拆除大成殿时发现其殿前陛石,即利用二体石经碑石改制,前人记载清初迁建府文庙利用碑石作建筑材料之说可信。
清代重建的府文庙前有棂星门3间,前临大街,街东西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牌坊。路南有泮池,成半圆弧形,弦部东西15步,弧部长度为25步。泮池有石栏环绕高约4尺,左右有"圣域"、"贤关"两牌坊,1927年扩街,将四个牌坊拆除,泮池并入街内,以后街南部成为市一初中后院(开封解放后改为开封一高,开封一高迁走后,建成市档案馆,不久又为开封印刷厂占有)。泮池大部在该校院内。
棂星门以北,有戟门3间,大成殿7间,大成殿前东、西庑各7间。殿后有启圣祠3间。顺治年迁建时所谓"左庙右学",庙即文庙,学即庙西的儒学,内有明伦堂、尊经阁等,庙东为儒学教授宅。清代每年例有祭孔盛典,1927年废庙,祭孔所用青铜祭器及仪仗等都交文物部门保管,当时府文庙设开封市民图书馆和古物保管委员会。不久,两者分别移交新成立的河南省图书馆和河南省博物馆,改为小学。建国后改称开封市第二初级中学,旋又改称开封七中,后七中迁往学院门,为开封师范接管。
庙西儒学,又称学宫,建国后改为学校,一度为开封九中,后九中迁往东郊大花园,部分为教育局教研室等占用,后成立开封师范学校,在改建时在其后部发现康熙御碑六通,即为"功存河洛"、"昌明仁义"、"灵渎安澜"、"沇济灵源"、"嵩高峻极"等5块匾额及诗碑。
府文庙原有古建已全部改建,现存棂星门1座,仍保持原建时3间3开,各有斗拱五朵朱门绿琉璃瓦,4根通天柱头,各有琉璃套兽昂首向天,俗名通天吼。棂星门是全国孔庙的统一形式,文化气息十分浓重,是城市的重要文化标志。原学宫发现的康熙御碑6通已移至棂星门后,改建成碑廊,碑嵌入廊内保存。
景点位置
河南省开封市东4.8公里文庙街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使用所引起的争议及损失。如有侵权,可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本文链接:http://www.xxbyc.cn/quanguo/21_5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