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元读书台
摘要:
李调元与其父李化楠,堂弟李鼎元、李骥元连中进士,李氏兄弟同入翰林院,为罗江留下了“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的佳誉。在那个时期,罗江人文蔚起,竞美祠垣,其成就在清代四川文坛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李调元经历了经济繁荣的雍正、乾隆、嘉庆时代,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文网密布,动辄得咎,学人跬步未蹈,便荆棘丛生,同时又在文化上开科取士,采取笼络文人的政策。我们常说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人生观。李调元对于人生价值的根本态度,就是走读书求官、入学中举的道路。因此在他的人生观上不得不深深地印刻着拼命读书、为个人前途而奋斗的烙印,即使泥雪满地,也要寻觅鸿爪前进。我们现在就正是在循着这位伟大文学家、戏剧家、巴蜀诗人的足迹,领略自他读书时代起沿袭至今的丰厚的人文和独特的景观。觅踪揽胜、追忆先贤,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鹡鸰鸟是一种机敏可人的鸟,额头和胸前是一圈白色,身上覆盖着灰色或黑色的羽毛,这种鸟素来就独具灵性,而且大部分是两只雄性的栖息在一起,因此古人又常用鹡鸰来寓意兄弟之情。
鹡鸰寺,就因其远远看上去犹如一只鹡鸰鸟从金顶山脉南边突然西向,凸入泞江而得名。山上林木葱郁,梨树、板栗、百香果、枣树、核桃相互交错,丛林中露出些许红墙黛瓦,飞檐翘角,充满迷离与神奇。山下是一溜平川,迎面而来的江水、汩汩成溪的玉泉,群山环绕、美不胜收。从门联“山如奔马循环列,水似游龙扑面来”我们也可以感受当年李调元眺望泞江的时候感悟到的情境是多么壮观了。鹡鸰山上观赏景色、鹡鸰寺中怀古仰贤,犹如置身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境之中。
鹡鸰寺的正门,庙门已经修葺一新,色调华丽,然而在几百年前,这里还是寺院后门,要进入寺院就必须穿过山那边的一片茂密的梨树林,因此大家可以想象当时这里远离尘嚣、宁静清幽、古朴醇厚的时代氛围了。请大家慢慢闭上眼睛,让自己随着记忆中淡淡的墨香回到那个久远的时代……您是否能看见一个浅浅的身影从这里轻轻地跨进院门?那个身影留下的足印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追逐的痕迹!
鹡鸰寺是李调元当年读书学习的地方,而在最初也是李调元的父亲李化楠曾修身养性的地方。后来乾隆辛未年(1751)李化楠赴浙江上任,临行之时,将昔日所作《游鹡鸰寺》诗送给了长子李调元,叮嘱他住在鹡鸰寺中潜心学习。从李调元当时所写的《寓居鹡鸰寺》两首诗中,我们知道当时的李调元在书童朱贵的陪同下,遵照父命来到离家六里、远离尘嚣、空气清新的鹡鸰寺。春去秋来,朱贵打来泞江水给李调元沏茶煮饭;李调元也就是在这里背书写作,早晚不停,苦苦耕耘于书海之中。
路径左侧上方由德阳书法名家书写的“李调元读书台”石碑;右上方李调元“吟书亭”巍然伫立于梨树林中。这里“南吸尖山笔架云龙灵气,北采金顶文峰奎星光华”,是读书的理想场所。
李调元在鹡鸰寺苦学终于有所成就,不久就考中秀才,离开了鹡鸰寺,前往父亲上任的地方游学。数年后再次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州县院试第一名”,“乡试名列第五”。于是他又回到当年的起点鹡鸰寺小住,为进京会试做准备。踌躇满志的李调元在粉墙上挥毫写下《试毕复归鹡鸰寺》、《重至鹡鸰》两首诗。不久,李调元踏上进京会试的路途,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取得会试第二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古老的鹡鸰寺从此便以李调元读书台而远近闻名。
一尊尊石碑,上面遒健刚劲的石刻文字都是德阳的名书法家所写,字体龙飞凤舞,柔中带刚,彰显着人们对于李调元才情的追逐和敬仰。顺着寺院墙壁,穿过梨林,就可从南端进入寺院。
对面那三峰连绵凸起的云龙山,云龙山就像一个古代文人用的笔架,山下的水塘就像是一个大大的砚台,而右前方的金顶山就像一支突出的笔杆?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一句话:“出门望见笔架山,不出文官出武官。”据说唐代最著名的大臣魏征也曾住在这样一座笔架山前,因此当地老百姓一致认为这里的确是一块读书成才的风水宝地。
由于鹡鸰寺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当年李调元的书童朱贵就是在这条河里打水烧茶做饭。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条河水仍然保持着它对当年历史的记忆,源远流长。特别是当菜花儿黄的时候,满眼流动的春光,泞江就像一根细细的银丝带,在金灿灿的大幕上随波荡漾,金镶玉般地非常壮观。
顺着泞水清波再眺望远一点,那远处就是李调元钓鱼的河湾、渔咀,乡村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从这里可以到达康家堰,江岸右侧的山洞中三室一厅、二室一厅的东汉墓窟星罗棋布,洞窟中的浅浮雕“图腾”、白鹤、鱼、兽、石床、石仓,使你能惊异地发现“文星”这块土地上二、三世纪的文明。
院内一堵高4米宽6米的石照壁上,镌刻着李调元的《井蛙杂记》,书法刚劲,雕刻技艺精湛,满怀着他对过去读书时代的记忆。寺门右侧土地祠内,土地神端庄慈祥,而两百年前这里发生过一段关于一位疯和尚离奇的故事,现在还广为流传。
在石照壁后,古老的大殿便是李调元寓居读书的地方。大殿上方的砖瓦是从清代起就保留至今,大家抬头就可以看到清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在历史观感上的区别,这也说明我国当时建筑工艺的高操和精湛。
殿前门匾上赫然刻着“忠义参天”四个大字,为什么寺庙里会有这样充满英雄豪气的词语呢?原因就如我们刚才说到的鹡鸰鸟的意义所在,兄弟之情就是要团结一心,共襄盛举,所以当年白莲教就是以这里作为他们凝聚人心、发动起义的基地。
殿内正壁,是李调元在释迦牟尼像前,借助神龛上一盏熠熠发光的油灯孜孜不倦的苦读,书童朱贵手捧调元已经读过的典册,投下关切的一瞥。而身后壁画也是生动至极。“一灯勤教子,诵读莫辞辛;书是传家宝,儒为席上珍。志高搴碧汉,落笔动星辰;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就是李化楠当年劝诫李调元用心读书的最好言辞,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望子成龙,古已有之。
在大殿左边大家可以看到李调元谨遵父训,身披青衫坐在书桌旁,一手持书,一手支撑着头,专注地阅读经史。而一旁的书童朱贵呢,正用拾来的枯枝烧水煮茶。整座雕像生动逼真、催人奋进。
在大殿的右边大家看到的这座雕像,就是刚才跟大家提到的疯和尚,你看他手执毛笔拖着破鞋,一副邋遢不修边幅的样子。但是透过疯僧邋遢的外表,我们还是能从那微睁的慧眼中顿觉一位遁世高人向你走来,使你倍感亲切。那么他和李调元到底有什么渊源呢?这就要从李调元寓居寺中读书期间曾发生的这样一件趣事说起:话说鹡鸰寺中有一位疯僧,他不时睁开朦胧的双眼,用那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眸子凝视这位勤奋的年青人。李调元呢,年轻气盛,当然看到这样邋遢疯癫的和尚还是有点不喜欢。后来一天早上,疯和尚来找李调元,对他说:“我昨天晚上梦到土地神啦,他说李翰林在这里,我是不配和你同处一室的,必须要修筑一道篱笆把咱们隔开”。李调元不吭声,没搭理他,第二天,疯和尚又再次来催促说:“哎呀,土地神都要生气啦,如果不修的话就要怪罪于我啦”。李调元呢,还是不理他,疯和尚于是悻悻地自己动手修了个篱笆,之后就去游山玩水没有回来过,从此也没有谁知道他去了哪儿。不久之后,李调元上京会试结果真的是取得了会试第二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正如疯僧所言,名符其实的“李翰林”就出现了。从此,鹡鸰寺名声大震,莘莘学子竞相前来,或游览、或祭祀,一起寻觅先贤足迹。
嵌入殿外墙壁的雍正、嘉庆、咸丰、光绪、同治年间维修鹡鸰寺碑刻,记载了这所寺庙的兴衰,虽然历经风雨,这些碑刻上的文字有的已经模糊难辨,然而我们还是能够清楚地看到上面历史的痕迹在熠熠生辉。
来到后院,脚下这条三米宽的石径就是直通崇祀主宰文章兴衰的“奎星”殿。大家走过这条石径就表示走向了通往功成名就的仕途,谁家有孩子要参加中考、高考的,一定不忘带孩子来走一走这条石径,让孩子变得聪明伶俐、机敏过人。我们走上前去,看到的殿内“奎星”神一手高执石朱笔,一手执斗,一脚独立,一脚后勾,头身前倾。大家或许觉得这样的造型比较滑稽,那么请想想他这是在做什么呢?实际上,“奎星”是在点定着中试人的姓名。“九天星宿殿前见,万里鹏程文运来”,古代传说,“奎星”是负责选拔人间的能人志士进入宫廷,为国效力的星宿,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文曲星、武曲星”的甄选人。只要他看中了谁,用手中的毛笔在点星斗上轻轻一划,喏,谁就必定高中。
再看“奎星”殿右的塔炉,它的外观设计别具一格,但是大家不要以为它是一般普通的塔炉,因为它不是用来燃烧寺庙中的香腊纸钱,而是一座专门用来焚烧文章之用的塔式字库。相传想要高中的人们,除了来到“奎星”面前祈愿,还必须将自己写的文章在字库中烧掉,就像交份试卷一样,这样才能上达天庭,让“奎星”看到自己的才华,给自己一个向上发展的机会。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修建字库,实际上体现了旧时人们珍惜文字,想要通过这样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来满足和抒发自己对文字的爱惜之情。
读书台因为“奎星”的庇佑而渐渐被高考学生们青睐,成为他们寄托升学愿望的圣地。大家从“奎星”的方向往左前方看去,大家猜猜那是一棵什么树?没错,核桃!据说是李调元的故人所栽。不过民间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就是“奎星”下凡所带来的“圣果”,虽然它是核桃,但不是一般的核桃,吃了之后脑袋聪明,学习更上一层楼。因此我们说核桃健脑,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是源于“奎星”的一种恩赐!
鹡鸰寺李调元读书台于1996年修复开放后,成为了临近市县中小学生喜爱的郊游场所,教育部门也将其定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基地,文人墨客追悼先贤,寻找灵感的“文山”也在此,同时这里也是人们春日赏景、夏日休闲避暑的理想场所。李调元一生著述繁浩,其卓越贡献是编辑刊刻了大型丛书《函海》,其内容包含历史、地理、金石、考古、语言、音韵、诗词、书画、戏曲、民俗、农业及厨艺等,不仅是研究巴蜀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得李调元所赠《函海》,观后称赞道:“函海书写海内宗”,可见其成就之卓越。鹡鸰寺可以算作是这样一代传奇人物的启程点,是李调元才华横溢的源头,因此倍受人们的景仰和青睐。
信息来源:罗江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使用所引起的争议及损失。如有侵权,可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本文链接:http://www.xxbyc.cn/quanguo/17_6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