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永宁寺
摘要:丰县永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丰县永宁寺起自东汉,兴于皇家,为民间寺院之始。汉明帝永平初年,西竺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只在京都及诸王府地设寺礼祀。因丰县为汉室祖居,倍受帝王眷顾。汉明帝敕资在祖居地原址建起永宁寺。永宁寺寺院整齐壮观,肃穆庄严,仿宫殿建式,殿堂廊
丰县永宁寺起自东汉,兴于皇家,为民间寺院之始。汉明帝永平初年,西竺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只在京都及诸王府地设寺礼祀。因丰县为汉室祖居,倍受帝王眷顾。汉明帝敕资在祖居地原址建起永宁寺。永宁寺寺院整齐壮观,肃穆庄严,仿宫殿建式,殿堂廊庑互为照应,间次形成“七堂伽蓝”,为一方名寺。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重修,并更名为白塔寺。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被毁。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重立,开皇十三年更名为道成寺,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废。唐贞观初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亲自监修,并迁址于县西北隅三合里;唐上元二年(675年)重修,更名重光寺。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复名永宁寺;建炎年间重修,迁址于县城东北隅卢绾故宅,即相邻于汉时永宁寺原址。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僧人普净重修。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僧人文秀重修;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僧人法澍屡加修葺。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僧人仲达重修,并更名为兴教寺;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六月黄河决口,全县被淹,县城夷为平地,寺院也难逃水劫。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县令任惟贤重修寺院,仍名兴教寺,并迁址于县西北隅。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县民渠景撤旧殿重修。上世纪初废。现于护城河西北隅重建。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使用所引起的争议及损失。如有侵权,可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本文链接:http://www.xxbyc.cn/quanguo/10_34039.html